摘要
- 《中国植物志》第三十三卷,65页。以菘蓝(《唐本草》)为正名收载。原产我国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根(板蓝根)、叶(大青叶)均供***,有***、凉血消斑、利咽止痛的功效。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;种子榨油,供工业用
产品介绍
大青叶
菘蓝(板蓝根、大青叶)
【来源】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根、叶。
《Flora of China》拉丁学名已改为Isatis tinctoria L.(欧洲菘蓝))
【文献概要】
《中国植物志》第三十三卷,65页。以菘蓝(《唐本草》)为正名收载。原产我国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根(板蓝根)、叶(大青叶)均供***,有***、凉血消斑、利咽止痛的功效。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;种子榨油,供工业用。
《甘肃中草药资源志》(上),162~164页。以大青叶之名收录。全省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栽培品,自产自销。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,158~159页。陕、甘、宁有栽培。
《中华本草》第3册,第九卷,709~715页。板蓝根(《本草纲目》),别名靛青根(《本草便读》)、蓝靛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根入药:味苦,性寒;清热,***,凉血,利咽。大青叶(南药《药材学》),别名蓝叶(《本草正》)、蓝菜(柴裔《食鉴本草》)。叶入药:味苦,性寒;***,凉血消斑。
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第二册,910~911页。板蓝根:味苦,性寒;清热凉血,***利咽。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第二册,602~603页。大青叶:味苦,性大寒;***,凉血消斑。
(编者注:《中华本草》、《甘肃中草药资源志》及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一部,21~22页,205~206页,大青叶与板蓝根的拉丁学名均同《中国植物志》中文版。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和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,拉丁学名均同《Flora of China》)
【原植物识别特征】
一年生草本,高9~60cm。茎直立,具棱。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,长3~5cm,宽1~1.5cm,基部抱茎,两侧箭形,边缘具疏齿;叶柄长1~3cm。总状花序顶生;花白色,直径约2mm;萼片4,卵形,长约2mm;花瓣4,长2~4mm;四强雄蕊,子房上位。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13~16mm,宽9~13mm,扁平,顶端凹入,边缘有翅宽约3mm。种子每室2~8个,黄褐色,有同心环状条纹。花期4~5月,果期5~6月。